观察咨询师与自身连接的深度,以及他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深度 —— 一个人能与自己连接到多深,往往就是他能与他人连接到的水平。你是否会留意大脑中冒出来的念头?是否会觉察自身的情绪感受?当觉察到内在情绪时,能否去理解它:它从何而来?背后发生了什么?是否与过去的人和事相关?自己又能否抱持这份情绪?
这份觉察有由浅到深的递进:从毫无觉察,到留意想法、感知情绪,再到理解并抱持情绪;接着延伸至关系中的言行,探索表达方式与防御机制,看清关系模式,最终创造新的关系模式。若咨询师自身都不关注自己与身边人的情绪,便不可能真正关注到来访者的感受。
还要看咨询师有哪些难以触及的议题,比如自恋、性、攻击性等。其应对状态有清晰层次:从本能防御,到尝试谈论、坦然敞开,再到深入理解抱持,最终实现转化升华。比如来访者谈性时,若咨询师回避担忧,来访者难获成长;面对来访者的愤怒攻击性,若咨询师防御、承受不住,来访者便难转化攻击性、活出生命力 —— 对抑郁来访者而言这点至关重要。咨询师若缺乏容纳能力,无法帮来访者实现情绪升华转化,便难提供更深层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