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朋友是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,在北京国贸开了一个心理咨询工作室,咨询费都达到了每小时300元,但是我朋友却一直抱怨不挣钱,还亏钱。
我们不妨先算一笔账:假设一位拥有 10 年咨询经验的成熟心理咨询师,每小时咨询费为 600 元 —— 这个定价其实非常合理。心理咨询行业的收费梯度本就清晰:新手咨询师刚入行时,收费多在 200-300 元 / 小时;积累到成熟阶段,价格区间通常为 500-600 元 / 小时;而收费达到 800 元 / 小时以上的咨询师,往往需要 15 年以上的经验沉淀。
再看个案量:成熟咨询师每周通常能接待 10-15 个咨询。即便擅长自我宣传,个案量也不会无限制增加 —— 没人能做到每天排满咨询,更不可能每周接待五六十个来访者。毕竟咨询师需要休息,还要投入时间参加培训、做个人体验和接受督导,所以我们暂以每周 15 个咨询为计算标准。
从收入层面计算:这位咨询师每月的理论咨询费为 600 元 / 次 ×15 次 / 周 ×4 周 = 36000 元。但这笔钱并非纯收益,还需扣除机构分成或场地费 —— 一般机构会分走咨询费的 50%;若咨询是通过个人渠道预约,虽无需给机构分成,却可能产生场地租用费。综合两种情况,我们姑且按扣除三分之一费用(覆盖机构分成与场地成本)计算,此时咨询师每月实际到手收入约为 24000 元。
真正的 “大头” 在后续开支:
综上,这位咨询师每月的固定专业支出为 13480 元,扣除后纯收入约 10520 元 —— 且这部分收入尚未涵盖房租、饮食等个人生活开支。
单看这个数字或许尚可,但现实中收入远非稳定:每周 15 个咨询的个案量并非恒定,可能这周 15 个、下周就因来访者临时取消、咨询周期结束等原因降至 10 个,而咨询师收入直接与个案量挂钩。更关键的是,15 个 / 周的个案量是成熟咨询师的水平,新手咨询师的个案量远达不到这个标准,收入自然更低,甚至不少新手每月收入为负数(专业支出超过收入)。
很多人只看到咨询师 600 元、800 元 / 小时的收费,却忽略了背后隐藏的高额时间与金钱成本 —— 这正是来访者觉得咨询费昂贵,而咨询师实际却赚不到多少钱的核心原因。